本站公告:

高中美术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时间:2013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高中美术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李光惠名师工作室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   尹华芳
 
摘要:
    随着高中课改的推进,教学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能仅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因此,引导学生观察就成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能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真正实现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前言
    观察是人类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的形式,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看出对象本质的能力,是对当前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观察更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当今世界,大量的图文信息需要由视觉感知来获得,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视觉正常,通过“看”来获取信息是没有问题的,是一件“自然的”事,而且就像呼吸一样,不需要额外的教授或学习。没有哪个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看事物时,接受了比读、写、计算、运动更多的系统化训练,观察是需要培养的,而美术学科的教学以其直观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高中美术鉴赏课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呢?我们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一、课前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很重要,高中美术鉴赏课在课前导学环节就不能简单的安排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欣赏**作品”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美术作品去观察、思考,例如:用指向清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1、问题指向欣赏对象主要特征的观察
欣赏对象的主要特征是指把握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是在同类形象共性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的具体对象的个性特点的观察与分析,是对欣赏对象细致入微、全面比较、准确判断的体现。观察的内容有欣赏对象的形态特征、形体结构特征、色彩特征、表情与动态的特征、材质特征等,以便对观察的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课前导学中,设计课前作业:比较中国古代四大石窟人物造像五官的特点。以此为课堂教学中讲授佛教造像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影响程度、与当地文化融合程度的内容相呼应,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意识。
    2.问题指向欣赏对象中物象相互关系的观察
    世界上任何一种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美术鉴赏中观察对象间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受环境影响呈现的外部形象与特征,是欣赏活动中观察要素,主要是对比例关系、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空间关系、情绪气氛、情境的营造关系等进行观察,为形象思维和审美活动提供依据。例如:在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的课前导学中,设计课前问题:为什么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画史上有“唐尚法” “宋尚意”, “元尚趣” 一说?引导学生就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形式演进、变革进行历史的纵向观察比较。
3.问题指向欣赏对象中的审美因素进行观察
审美的观察是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有联想、想象、情感与理解参与的观察,含有情景交融的观察、形式表现的观察、形式美的观察,等等。对审美因素的观察是美术鉴赏活动的核心,是将学生带入美术这一特殊的视觉艺术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基础上,精细鉴赏美术杰作的过程,训练对视觉形象的形式美的敏感观察能力,培养起学生对视觉艺术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例如:在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6课《艺术美与形式美——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的课前导学中,设计课前问题:罗丹的雕塑《欧米艾尔》美在那?举例说明“不漂亮”的美术作品美在那?
    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现代的美术课堂大量使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能够超越教材素材,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引导学生观察创造良好条件。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冲突性或探究性的,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 利用多媒体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使学习内容走向形式多样化、思维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在这种学习材料的作用下,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而锻炼创新思维。
    2、利用专题临摹和同画异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形象、色彩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形式美的内涵,对于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但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使之内化为对欣赏活动有意义的基础,则需要强化巩固,专题临摹和同画异构就是很好的方法。学生由观看的兴趣进入美术鉴赏的状态,是一种直观性的观察参与,因而它不同于其他理性形式的观察参与,在专题临摹和同画异构中引导学生用美术的造型知识解读它们,既使学生从观察、分析、思考中学习了美术语言中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知识,也使他们从观察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对美术鉴赏活动的兴趣。例如:在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4课《西方现代绘画》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课堂练习:名画的临摹、冷暖色调重构、名画元素的平面设计应用等环节。使学生的观察目的性更强,印象更深。
    三、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艺术来源于生活!除课堂内观察外,美术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课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观察
!清代画家石涛有句名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自然界景色中,有许多景物都是我们鉴赏的艺术作品创作的重要素材,贵在去观察、感悟,自然界的美包括山水美、生态美及园林美等,在寒暑假学生外出旅游过程中,教育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捕捉大自然的美,让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动和丰富的观察对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艺术创作的兴趣,现在,已经进入到视觉化时代,图像的传播与应用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让学生带着和课程相关的问题去观察生活也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例如:我在建筑艺术鉴赏的学习中,就引导学生寻找家乡的代表性建筑,寻找世界最美的大学校园,用学过的鉴赏知识评价,通过鉴赏世界最美的大学建筑,激发学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达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深入事物奥秘的程度。 观察能力达到准确无误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功夫,并非一日养成。观察是需要培养的,而通过高中美术鉴赏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admin 编辑:admin)